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

栏目:硕士生  发布时间:2017-10-10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23

一、学科简介

1.学科内涵:综合运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及工程方法,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研究解决交通运输系统相关管理问题。

2.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运输管理或工程项目管理。

3.学科发展趋势:该学科属应用研究范畴,以自然科学和管理科学为基础,与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亦有密切的联系,研究过程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具有交通设施规划建设、维护管理、运营及经营等综合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4.培养规格:应掌握解决本领域理论与技术问题所必需的数学、经济学、运筹学,以及交通运输工程学、交通系统控制、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等理论知识。能够运用各种文献库的检索工具获得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把握相关学科信息。

5.学科师资:该学科现有师资2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讲师13人,助教1人,20人具有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13人有海外留学或工作背景。

6.学科科研:该学科近3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项目7项,横向项目18项。总经费614万元,其中纵向项目经费239万元,横向项目经费375万元。

二、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应具有严谨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交通运输管理或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交通运输生产和管理部门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管理工作。

2.基本要求:需要具备必要的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计算机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知识,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运输管理实际问题;在导师指导下,跟踪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熟悉本领域研究课题的文献;能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开展本领域相关理论及实际问题的研究工作。

三、培养年限与培养方式

1.培养年限。硕士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2.培养方式。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采取指导教师个别指导或指导教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四、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1.课程实行学分制。课程分为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培养环节和非学位课程四个模块,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总学分不少于28个学分。

公共课程(9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设时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第一学期

自然辩证法

16

1

第一学期

硕士基础英语

54

3

第一学期

硕士专业英语

54

3

第二学期

 

专业核心课程(不低于15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设时间

数值分析

54

3

第一学期

矩阵论

54

3

第一学期

随机过程

54

3

第一学期

信息检索

54

3

第一学期

最优化理论

54

3

第二学期

离散选择模型

36

2

第二学期

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

36

2

第一学期

交通模型与数据分析

36

2

第二学期

弹塑性力学

54

3

第一学期

高等土力学

36

2

第一学期

软土地基处理

36

2

第二学期

岩土和地下空间设计

36

2

第二学期

 

培养环节(4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设时间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

1

第三学期

中期考核

/

1

第四学期

学术活动

/

2

第一至五学期

 


 

2.有关说明

在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之外,根据培养目标可设置若干供硕士生修读的补修课程、任选课程等。

1)补修课程。专业基础欠缺的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有关的核心课程(一般不少于2门)。所得的学分记非学位课程学分。

2)任选课程。硕士生根据个人兴趣,可选修所在学科要求以外的课程,但须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所得的学分记非学位课程学分。

五、培养环节

1.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导师应对指导的博士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作出具体规定,并建立文献阅读报告制度,由导师负责对其进行考核和评价。

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50篇以上的文献资料,全面了解本人主攻研究方向的历史和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研究题目,并作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生的开题报告原则上在第三学期完成,开提报告时组织3-5名相近领域专家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答辩,通过投票有三分之二同意方可通过开提报告。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请答辩。

表1   运输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期刊目录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1

管理科学学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

2

铁道学报

中国铁道学会

3

中国公路学报

中国公路学会

4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长安大学

5

土木工程学报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6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7

系统工程

湖南省系统工程学会

8

系统仿真学报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706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

9

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10

城市规划学刊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11

城市交通

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2

国外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3

公路交通科技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14

交通信息与安全

武汉理工大学

交通计算机应用信息网

15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同济大学

16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京交通大学

17

MARITIME POLICY AND MANAGEMENT

Taylor & Francis

18

TRANSPORTATION SCIENCE

Institute for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the Management Sciences

19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ing

20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BCDEF

Elsevier

21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USA

22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s(ITE)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s(U.S.)

 

2.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包括研究生自评总结、课程学习情况审核、学位论文进展情况检查以及导师对研究生政治思想表现、学习和科研能力的评定,最终由研究生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作出综合评定意见。

硕士生应在开题后一学期完成中期考核,根据中期考核评定意见,决定是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中期考核主要针对硕士生开提报告题目内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分进度正常﹑进度滞后和没有按计划执行3种情况,对进度滞后的硕士研究生给以提示,对没有按计划执行的硕士研究生劝其延期或改成硕士研究生毕业总结论文。

3.学术活动

硕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选听15次学科进展类讲座,将书面记录和撰写的心得体会交导师签字认可,在答辩前一个学期末将经导师签字后的书面材料交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秘书存档备查。实习活动除了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外,也可以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技术开发和服务等活动,要求不低于72学时。

六、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正文一般应不少于3万字。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应少于1.5年。

 

七、毕业与学位申请

研究生实行毕业与学位申请制。申请的研究生每年3月25日、9月25日前向培养单位提交申请毕业、学位的申请材料。

申请者需符合:

1.修完培养方案中制定的课程,修满规定的学分。

2.达到授予学位的科研成果的基本要求,详见相关规定

3.完成学术活动与实践环节的要求。

4.完成学位论文,申请授予学位的论文需参加并通过盲审。